感染性休克治疗

治疗的总目标为控制感染及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恢复组织的正常灌注,进行扩容补充血容量时要切记先快后慢,先胶体后晶体,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首次服液量为三千毫升到四千毫升或更多,开始两小时可输注一千毫升到两千毫升,对有心率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该酌情减少补液量和补液速度。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要点为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感染性休克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晚期则要维护重要器官脏器的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性休克诊断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有五条:第一、感染性休克会有明显的感染灶,比如肺部感染、腹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血行感染等,在B超或者影像检查下会发现肺脓肿、腹腔脓肿等感染灶的存在。第二、感染性休克会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主要是体温过高或者过低,体温高时会超过39℃,过低会低于36℃。第三、会导致脏器的血液灌注下降,感染性休克会导致多脏器血液灌流不足出现脏器功能失调,比如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时会出现头疼、头晕、意识模糊、谵妄、躁狂等表现。第四、出现血压下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往往低于50-80mHg。第五、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培养往往是阳性,一旦出现血行感染要立即进行细菌培养,以便能够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致病菌,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包括肠杆菌科的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脑膜炎球菌以及类杆菌,也可以因为格兰阳性菌感染引起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另外,某些病毒性的疾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能出现休克的表现,最易发生休克的感染,主要还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爆发性的流脑,肺炎,化脓性的胆管炎,腹腔感染,以及幼儿的菌痢。第二宿主因素,原来本身有慢性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或者长期的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可能更加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分娩的孕妇,大手术之后的患者。

感染性休克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感染性休克诊断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因为大多数感染性休克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释放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并继发微循环出现障碍的疾病。那么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感染病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见于消化道穿孔,比如化脓阑尾穿孔或者是肠破裂穿孔。第二,要有休克的症状,也就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甚至尿量减少。第三,血常规检查一般提示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或者是核左移。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的是感染,感染了细菌或者是真菌或者是某些病毒之后,这些微生物在血液里面大量生长繁殖,这些大量生长繁殖的一些代谢产物,就容易出现一些毒素、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病毒血症,这就是败血症。这些内毒素血症感染所导致的一些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外毒素血症,或者是一些病毒血症,就容易导致身体广泛的一些改变,容易出现一些发烧,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出现身体的酸中毒,从而出现感染性休克,从而出现血压低,所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常发生于释放内毒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外科感染性休克常见的病因有急性肠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腹膜炎,可以是急性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穿孔,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及结肠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急性重症胰腺炎,肛周脓肿,气性坏疽,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脓肿,伴尿路梗阻的化脓性肾盂脓肿,大面积烧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