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治疗包括以下几项:1.病因治疗,腹水应根据原发病制定治疗方案,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肝硬化给予保肝治疗,肾病综合征考虑血液透析,肿瘤性腹水根据病情给予手术治疗,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放疗或介入治疗。2.限钠补钾,限制钠的摄入增加水、钠的排出。3.利尿剂应用,当尿钠排出减少时加用利尿剂,口服安体舒通加速尿,保持血钾正常,监测体重、电解质、肾功能,避免用NSAIDs。4.防治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输注血浆、白蛋白或新鲜血,促进腹水吸收,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率。5.大量放腹水,难治性腹水和张力性腹水每周3次大量放腹水(每次放腹水4~6L),同时静脉输入白蛋白6~8gL(30~40g),放腹水后用腹带加压包扎。6.外科治疗,对顽固性腹水且肝功能不良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近期可明显缓解腹水。肿瘤性腹水可将化疗泵植入皮下便于多次注药或腹腔内注射化疗药物。
医患问答
更多腹水如何诊断
腹水可以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诊断: 第一个就是病史,不同病史引起的腹水都具有各原发病的这种病史,比如说心脏病引起的腹水往往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慌、活动后下肢浮肿;肝炎、慢性肝病引起的腹水也有一定的特点。 第二个就是这个体格检查,腹腔内的积液超过了500毫升,叩诊是可以检测移动性浊音阳性的或有液波震颤,除了移动性浊音以外,还有原发病体征。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腹水性质。
肝硬化腹水利尿
对于肝硬化腹水,应该根据腹水量的多少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利尿剂的使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肝硬化腹水利尿剂的选择应该合理的搭配利尿剂的种类,做到更好的利尿的同时,还要保持电解质的稳定,通常选择呋塞米联合螺内酯进行利尿治疗,按照2:5的比例使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监测尿量的变化,电解质的平衡,根据尿量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同时应该积极的治疗原发病。肝硬化是临床慢性肝病的终末疾病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以及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腹水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常见,腹水的形成和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系。
肝硬化腹水利尿
对于中少量的腹水可以在控制饮水摄入盐的情况下,口服利尿剂,可以选择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按照2:5的比例进行口服,大多数的肝硬化腹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应该针对基础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将门脉压控制感染人血白蛋白的支持治疗等,可以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如果腹水量比较大,可以考虑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或者是腹水浓缩回收等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激素代谢异常等导致腹水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