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发现小的胃肠间质瘤需不需要切除 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小间质瘤是指一些<2cm的胃间质瘤,<1cm的胃间质瘤,叫微小间质瘤,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0%的人群有小间质瘤和微小间质瘤,而这些人群大部分没有处理,肿瘤与人群共生也没有出现临床症状。
而对于一些小间质瘤来说如果胃镜发现有一些不良因素,比如边界不规整、有溃疡、异质性和强回声,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胃间质瘤患者要积极的手术治疗,虽然这些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而对于一些有临床症状,比如上腹不适、疼痛等这些症状的患者,也要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病变位于特殊部位,比如胃食管结合部、直肠、十二指肠,如果这些部位的小间质瘤或微小间质瘤长大以后手术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经济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要积极的处理,还有一部分小间质瘤的核分裂象大于五个每五十个高倍视野,这些患者可能需要靶向药物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如何

胃肠间质瘤的预后总体要比胃癌的预后好得多。 一些低危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手术以后就可以认为是治愈,不需要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每年或每半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在靶向药物应用以前一些中高危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是66个月,五年存活率是50%多一点,靶向药物伊马替尼问世以后胃肠间质瘤的五年存活率大幅度的提高,口服一年的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五年存活率能达到82.2%,口服五年三年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能达到90%多,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问世以后,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提高了生存率。

如何评估胃肠间质瘤的危险度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评估目前用的还是2008年的NIH分级标准,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象以及肿瘤是否破裂。以胃的为例,肿瘤<2cm,核分裂象每五十个高倍视野小于五个,这属于低危危险;肿瘤介于2-5cm之间,核分裂象大于五个的,以及肿瘤介于5-10cm之间,核分裂象每五十个高倍视野小于五个的,属于中危险度;对于胃的间质瘤>10cm,或者是核分裂象大于五个每高倍视野的,都属于高复发危险度。对于任何一个胃的间质瘤,如果术中破裂都认为是高危险度的。

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怎样预防复发

首先胃肠间质瘤患者是存在着复发或者转移风险的,那么在切除之后希望患者能够根据危险度的分级在和医生共同商议的情况下,决定是否需要靶向药物的治疗。如果需要靶向药物的辅助治疗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依从性,定时、定点、定量正规进行服用。我们都应该在胃肠间质瘤的门诊每隔三个月进行定期的随访随访的过程中,医生可以对是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此外我们也可以解决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的帮患者解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