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视觉发育规律有哪些

儿童的视觉发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往往和儿童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在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视力范围在15~20厘米之内,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有了协调性的注视一些物品,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物品来移动自己的头部;到达3~4个月的时候,可以看自己的镜物,如手脚,并且目光可以上下移动;到达8~9月份时,那么视力的深度就会逐渐的改善,可以注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而到了一岁半就可以区分各种形状的物品;到了5岁左右就可以识别一些颜色。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并且有意识地训练宝宝对物体色彩感的敏感度,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视力的发育。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视觉先兆性偏头痛

视觉先兆性偏头痛是指在头疼发生之前或发生的同时,患者出现可逆性的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往往可持续5至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目前偏头痛的病因还不十分明确,但临床显示有60%的患者与遗传有关,另外,身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因素与偏头痛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除此外,一些外在的因素可诱发偏头痛,比如饮食、精神情绪、药物等。临床上偏头疼可分为不伴先兆和伴有先兆两大类,先兆性偏头疼中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

哪些原因会影响视觉质量呢

哪些原因会影响视觉质量呢,不光只有近视和远视,对视力造成了这种视觉混淆,还会有一些像差的因素,你比如说,眼睛会有一些低阶像差,高阶像差,这些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介质以后,它成像的这种质量是不一样的,你会出现看东西的,视觉质量的偏差,同样的咱们平常看到的光,可见光可能包括七色光,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光的波长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波的不同的光的波长,在经过这种屈光介质,在折射的时候,它的折射角度折射力量,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这种折射了以后,对于视光,眼底的这种视网膜的,这种视觉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像差的因素情况出现,也会造成视觉质量的一个差别。

胎儿发育标准

根据个人体质、营养摄入的不同,胎儿发育会有所差异,正常来说胎儿32周体重在2000克左右,胎长约为40厘米,双顶径平均值大概为8.17±0.65cm。建议:饮食营养均衡,定期产检。胎儿在三十四周时的胎长大约在四十六点四厘米,双顶径在八点六一左右,孕妇的腹围在二十七点九九左右,胎儿出现头部朝下,皮肤还会有点褶皱,宝宝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此时胎儿的骨骼和肌肉都也长出来了,身材也比较匀称,有了视网膜,拥有微弱的视觉,听觉非常敏锐,胎儿的肺组织和血管仍在发育中,胎儿的体重一般在520克左右。根据您提供的问题初步分析如下,胎儿的大小发育,与营养吸收有一定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