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OF

1.原理:悬浮于低张溶液中的红细胞,由于溶液张力差异,可使红细胞外的水渐渐进入红细胞中。红细胞先变为球形;当达到临界容量时,则红细胞破裂溶解。观察上清液游离Hb量即可反映出红细胞脆性。

2.正常参考值:开始溶血0.42%~0.46%完全溶血0.28%~0.32%。

3.临床意义:

1)脆性增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病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已糖激酶缺乏伴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免溶贫伴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脆性降低:正常头几个月的婴儿,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综合征(称海洋性贫血),Hb-C、D、E、G病,IDA,切脾后,MA,PV(少数病例),黄疸病儿及肝病等。

溶血性贫血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又叫做自免溶贫,它是由于免疫调节机能发生了变异,产生了针对红细胞的抗体,这个抗体跟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元结合了,然后活化了补体,导致自己的红细胞破坏加快,或者是自身抗体促进了补体跟红细胞的结合,使得红细胞的寿命缩短,从而出现溶血性贫血的一大类的疾病,我们叫做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首选

是也有一些继发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像结缔组织病,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情况,都可能会导致贫血的发生,这个时候主要是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的。对于溶血性贫血,主要是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的重要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办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于体内的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可以产生自身抗体或者是补体,它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可以通过抗原抗体的一个反应,加速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一、要积极的寻找引起自免溶贫的原因,50%的患者是继发的,病因比较明确的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二、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溶血危象可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逐渐改为泼尼松口服,当血红蛋白接近正常的时候,每周减泼尼松用量10~15mg,维持剂量,最好不要减药太快。三、脾切除,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两周后溶血和贫血没有改善的或每日需大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的,要考虑脾切除。四、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有效率在83%~87%。五、免疫抑制剂。大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血液学改善的,应用硫唑嘌呤或是环磷酰胺。六、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七、血浆置换。八、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