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蕨根粉含致癌物应少吃 蒸煮水浸可减少致癌物

近日,一则餐桌上常见的蕨菜、蕨根粉致癌的说法,在网上风传。记者为此采访几位食品安全专家,他们都予以认同,指出蕨菜里含有的“原蕨苷”是一种致癌物质,蕨菜还是少吃为妙,天然传统食物也并不一定安全。

蕨菜是传统野菜的代表,是“山菜之王”,很多人还专门到山里挖蕨菜,认为它绿色无污染,有营养,甚至还可抗癌,被誉为“长寿菜”。而蕨根粉则是从野生蕨菜的根茎提炼加工而成的一种淀粉物质,餐馆里做的酸辣蕨根粉,是点击率很高的一道凉菜美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喜欢吃蕨菜的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而对蕨菜致癌的研究,日本做得最深入,最早发现蕨菜里有一种叫“原蕨苷”的物质是致癌的,这也是日本人发现的。

据朱毅介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我们在幼年的时候吃大量的蕨菜,也会增加成年之后易患胃癌的风险。这样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日本、英国等世界各地都做过一些,结果都差不多。甚至一些盛产蕨菜的地方,因为牛吃了有蕨菜的草,产的牛奶也有可能含有少量的原蕨苷。不过,牛奶都需要高温灭菌,这个过程中能够让蕨菜里的致癌物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而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早在几年前就关注到蕨菜致癌的事情了。他指出,“蕨菜致癌”有着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吃蕨菜会导致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变高,而蕨菜里的“原蕨苷”是导致上述症状的罪魁祸首。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这种植物能造成牛的中毒甚至死亡,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蕨确实能导致动物的癌变。

朱毅称,对蕨菜里的原蕨苷,目前世界癌症组织把它评级为2B类致癌物,原蕨苷在动物实验中的确表现出有致癌能力。

不过,大家通常吃蕨菜的时候,都会把蕨菜处理一下,因为直接生吃蕨菜是不好吃的,大多情况下都要经过蒸煮后再炒,这样的方法,都能够让原蕨苷的含量降到一定程度,此外水浸、碱水或草木灰处理后,也能减少原蕨苷,“但这些都只是让含量下降,不是消除”。

就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来看,“蕨菜多吃还是有风险的”,朱毅建议,还是需要控制吃蕨菜的频率,以及吃蕨菜的数量。只要控制量,偶尔少吃一点,也没必要过于恐慌。蕨菜就跟腊肉、香肠、烤肉的情况类似,都是具有致癌风险性的食物,吃一点也不必太担心,别长期大量食用。

科普作家云无心也向记者表示,蕨菜不是不可避免的成分,也没有非吃不可的需求,它带来的风险“跟食用的量以及频率有关,跟抽烟一样”。

亚健康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叫亚健康亚健康有什么症状表现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个状态。其实身体的很多的器官都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比如说:精力下降、体力下降、活力下降。具体的表现,有的人就会出现疲劳乏力、睡眠障碍问题,那睡眠障碍具体就有些人就会觉得入睡很困难、整宿整宿都睡不着觉或者说前半夜睡不着或者说后半夜睡不着有的人他即使能够睡着,但是他还是处于一种非常清浅的睡眠状态,还有做梦、食欲减退、四肢酸痛等都属于亚健康状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亚健康

亚健康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是因为疲劳乏力或睡眠问题。就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浑身没力然后每天都想睡觉,即使7点就开始睡睡到第二天早上7点还是觉得困倦、浑身无力,这些人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在亚健康状态里他这属于疲劳综合征,还有很多人会出现睡眠问题、做梦、心慌,这些人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其实用中医方法是完全可以提前干预的,因为中医是辨证治疗,只要有症状中医就可以干预了,比如:通过针灸或中药方式就可提前干预。

不明原因的脑疲劳属于亚健康吗

高傲脑疲劳是属于亚健康的。在亚健康的群体里有特别多的一部分人其实是属于疲劳综合症,而人体的脑疲劳就属于疲劳综合征的其中的一类。疲劳综合征包括:躯体疲劳、脑疲劳,而亚健康处于脑疲劳的患者会出现精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脑疲劳状态,这个已经完全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所以这类人群往往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白日过多的消耗脑力造成人体脑部能量过多的消耗,慢慢引起脑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