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是哪个部位

腹直肌是人体的一组肌肉,它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

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致密结缔组织索)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紧密愈合,能起到防止该肌收缩时移位的作用。

腹直肌起自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肌肉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肌腱划分成多个腹肌,腹壁下动脉从腹股沟韧带上方自髂外动脉分出,两条静脉与其伴行向内向上行走,与弓状缘处从腹直肌外缘进入腹直肌,行走于腹直肌与后鞘之间,上行至脐部成为终末支,与腹直肌上端来的腹壁上动脉终末支,在其周围形成广泛的交通支。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此外,腹直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日常生活中做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直角支撑等练习,均可发展腹直肌的肌力量。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

大部分在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时间是产后半年以内,最迟不超过产后一年。一年以后不能恢复或者分离范围超过三指宽,则需要进行医学的干预和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属于生理现象,主要是怀孕期间子宫增大,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腹直肌部位承受过大的压力所造成的。

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

怀孕期间,因为胎儿逐渐长大撑起腹壁,再加上体内激素的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产后可以做以下运动帮助腹直肌恢复:1、猫式拱背,四点跪姿,吸气凹背,呼气弓背并且收紧腹部根据自身的疲劳程度选择训练的时间;2、坐姿踢腿,坐在宽凳上,避免身体后仰,两脚触地,曲膝90度,双脚并拢,然后双脚离地,伸膝两腿尽量上抬,保持5~10秒,放松原地,重复20到30次;3、适当的做仰卧起坐动作。

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

训练的方法有腹式呼吸,采取仰卧或者舒适的坐姿全身放松,将右手放在腹部的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最大限度的把肚脐吸向脊柱略停5-10秒,以此作为一个循环,循环往复保持呼吸节奏一致,每次5-10分钟,每天3次。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可以选择佩戴合适的束缚带,同时做一些训练有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腹直肌分离的现象会慢慢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