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肥厚型心肌病治愈成功

患者高某,男性,70岁,山西汾阳市人,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于2007年11月20日入院。

入院时情况:P105次/分,BP90/70mmHg,体重78kg。患者慢性病容,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位于左侧锁骨中线第Ⅴ肋间外1cm处,腹部膨隆,触诊软,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

住院诊治经过:入院以后,根据:1、老年男性70岁。2、以活动以后气短半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为主诉。3、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4、辅助检查:心脏彩超(07-11-20):AOD34mmLAD50mmRAD61mmLVD60mmRVD27mmEF22%TIVS14-19mmLIVPW13.5mm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住院以后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保护心肌等综合治疗21天,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时情况:患者病情好转,未诉不适,无恶心,腹泻,及气短不适,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减轻15kg,查体:P72次/分BP100/60mmHg双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律齐,心音可,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A2>P2,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肥厚型心肌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方面: 1、临床症状方面,主要就是有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和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占到了90%以上的患者的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比较少见,大概有1/3的患者可以出现;劳力性的胸痛也就是说和活动、情绪、饱餐等等有关的胸痛的症状,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就是房颤;主要有发作性的心悸、乏力,然后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出现晕厥,经常是在运动的时候出现; 2、征方面主要表现有早期的时候可以有心脏的轻度扩大以及可以听到第四心音,然后在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在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以听到喷射性的收缩期的中晚期的杂音,同时可以伴有震颤,在用洋地黄制剂以及硝酸甘油和异丙肾上腺素以及做Valsalva动作的时候,杂音是可以增强的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减弱心肌收缩率的药物。

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如何鉴别

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这样鉴别: 1.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心腔扩大,以左侧为主,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衰,病理上主要是心腔扩大的病因,病毒性心肌炎为主的病因,特发性家族性遗传,围生期酒精中毒等,体征是心脏扩大,可闻及奔马律,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轻度的扩大,后期各心腔扩张,室壁运动减弱,心肌收缩力下降,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无特效治疗,一般是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但是慎用,容易中毒,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扩张血管, 2.肥厚性心肌病的特征,左室或心室肥厚,伴有不对称性的室间隔肥厚,左室流出道可有或者无梗阻,病理是非对称性的,室间隔的肥厚,体征是心脏轻度的增大,能闻及第四心音,胸骨左缘可第3到第4肋间可听到喷射性的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可见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毫米。

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是什么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当时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最早发现的叫MYH7基因的一个突变。随着近年来的一个更多的检查技术的发展以后,发现与肥厚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可能达70多种,相关的基因突变有1400多种了,都是是相对是比较多的肥厚性心肌病,最特别是梗阻型的肥厚心肌病,一定要嘱病人去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避免情绪的过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