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跟腱疼痛主要是由于运动量比较大导致局部出现了无菌性的炎症,以及随着跟腱反复的牵拉使得局部出现了损伤或出血而导致疼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状态,处于不同状态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具体的病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期:由于病人长期行走或长期劳损,就会引发跟腱疼痛。首先需要先休息,抬高受伤的脚踝,使它的高度在心脏以上,这可以有效减少水肿。然后可以通过冷敷的办法来消除损伤部位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跟腱位置的疼痛。之后可以使用中医膏药调理,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2、慢性期:如果跟腱处的急性水肿期已过,伴有部分钙化的情况时,就需要考虑长期使用烤电、离子透入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用缓慢的手法在局部疼痛处进行按摩,缓解伤处的牵拉、牵伸感。
因此建议在运动时应注意自身是否存在姿势不当等问题,在运动后还应加强小腿部位的拉伸,从而帮助放松小腿的肌肉,减少跟腱的紧绷感,来达到放松和避免受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