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1岁时被诊断为脑性瘫痪,给予药物以及康复治疗(具体不详),出院后由于家长没重视患儿的病情,也没做好护理,患儿现仍不可与人简单交流,也不能独立站立及行走,下肢肢体仍然僵硬,身体平衡能力也不好,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结合患儿的既往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目前诊断脑性瘫痪。治疗上予以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知觉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为主,治疗后患儿可以独立行走短暂时间,可进行简单的日常语言交流,精细动作稍差,但是比入院的时候有所进步,平衡能力较前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
【基本信息】男性、3岁
【疾病类型】脑性瘫痪
【就诊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头皮针,内科疾病推拿治疗,手指点穴,小儿捏脊治疗,普通针刺穴位,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知觉功能训练,拔罐疗法,引导式教育训练,耳针,感觉统合治疗
【治疗周期】定期康复治疗1年
【治疗效果】患儿可以独立行走短暂时间。精神状态可,反应力稍有迟钝,但可进行简单的日常语言交流。精细动作稍差,平衡能力较前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
一、初次面诊
这位患儿的病史要从出生的时候说起,他在出生的时候由于体重过重(当时的体重为6000g),导致分娩的时间比较长,在出生时即有缺氧窒息的病史。
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家属发现患儿都1岁了,肢体活动还不太灵活,也不能站立、行走,家属以为是孩子发育比较晚的原因造成的,就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于患儿1岁5个月时,家属发现他不仅不能站立即行走,肢体还有些僵硬,这时候患儿的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至北京某医院就诊,行颅脑MRI等相关检查,其中颅脑MRI提示左侧颞叶软化灶,结合患者的病史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诊断考虑脑性瘫痪,给予药物以及康复治疗(具体不详)。
出院后由于家长没重视患儿的病情,也没做好护理,患儿到了两岁肢体运动仍然存在障碍,站立行走非常困难,到当地医院就诊,仍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予以针灸、推拿、平衡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患儿反应尚可,可扶站及扶走,但不可与人简单交流,也不能独立站立及行走,下肢肢体仍然僵硬,身体平衡能力也不好,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以后我们立即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专科检查,可以看到患者神志是清楚的,智力反应稍差,理解力、认知力、记忆力都比较差,可理解简单的指令,但是没有计数的能力,也没有计算力,无刻板动作及孤独倾向。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膝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
除了基本的专科检查以外,也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颞叶软化灶,右侧额、顶、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同时完善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粪便常规、心电图、乙肝5项、丙型肝炎抗体等相关检查,这些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的异常。
此外,还进行了一项儿童发育检查结果报告,这项检查包括儿童的大运动事业、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均显示儿童发育迟缓。
结合患儿的既往病史以及相关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患儿目前诊断脑性瘫痪是比较明确的。治疗上予以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头皮针、内科疾病推拿治疗、手指点穴、小儿捏脊治疗、普通针刺穴位、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知觉功能训练、拔罐疗法、引导式教育训练、耳针、感觉统合治疗等等。
三、治疗效果
通过对患儿进行综合性治疗后,患儿可以独立行走短暂时间。精神状态可,反应力稍有迟钝,但可进行简单的日常语言交流。精细动作稍差,但是比入院的时候有所进步,平衡能力较前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
四、注意事项
1、患儿目前运动还不是特别的协调,某些运动发育不全,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摔倒,以防止骨折或者关节损伤。全程家属或者医生应该进行陪同。
2、治疗的过程中避免用力过度,以免损伤到关节以及拉伤肌肉。
3、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锻炼,避免自行用药及锻炼。
4、患儿的康复的治疗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家属应要保持相应的耐心。
5、每个月都应该到门诊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五、个人感悟
脑性瘫痪主要指的就是宝宝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早期,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上主要体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姿势的异常,同时还伴有智力低下。
脑瘫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遗传性的和后天获得性的,其中后天获得性的因素有早产、产伤,因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等因素导致胎儿脑缺氧等,这些原因均可能会引起脑瘫。本例患儿在出生的时候有缺氧窒息的病史,这是导致他患上脑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目前对于脑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特效的药物,但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有不少的家属对本病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患儿的症状迟迟得不到改善,
本例患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在患儿1岁左右家属就发现其有比较明显的异常,但未引起重视,这是有些延误治疗了点,而且在后来的治疗出院以后,家属又再次忽略了对患儿病情的关注,这也是导致患儿症状反复得不到改善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对于小孩的生长发育是很不好的,大家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