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中年女性10月前拖地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以胸骨中下段为主,呈刺痛非压榨样,休息后自行缓解。6月前及15天前再次出现心悸、胸闷,于外院就诊,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后,复查肌钙蛋白、血常规、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女,37岁
【疾病类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诊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3月
【治疗方案】射频消融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5天
【治疗效果】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目前未见室上速复发。
一、初次面诊
正在上门诊,刚看完一个老大爷,此时便急匆匆进来一位中年女性。自述10月前,她在拖地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以胸骨中下段为主,呈刺痛非压榨样,无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休息后5分钟自行缓解。
6月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再次出现心悸、胸闷,性质同前,遂于外院就诊,外院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轻度返流,EF60%,予以吸氧及输液对症处理(具体不详),约12小时后症状好转。1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悸、胸闷,伴恶心、轻度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约为24小时,再次前往外院治疗,外院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稍增厚,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功能正常,予以吸氧、输液治疗后好转。
今为了进一步寻求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就诊,由于患者患病过程比较明确,同时外院也进行了相关检查,因此门诊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查因”收入我科住院。
二、治疗经过
待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后,我又进一步询问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她的描述,自己在6年前在怀孕期间查出血压升高,最高血压为210mmHg,结束妊娠后有规律检测血压和规律用药,血压控制较稳定,入院血压为140/92mmHg。
了解清楚后,我给她开了一系列检查,其中血脂四项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水平较低,血管超声提示右侧颈动脉斑块形成。腹部超声提示右肾结石。其余检查如血常规、NT-proBNP、肌钙蛋白、生化电解质等未见明显异常。
通过患者检查,基本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发作频繁,且症状对生活产生影响,于是在和患者沟通后,决定在住院第3天血压等基本指标控制稳定后行射频消融治疗。
消融前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见跳跃现象,予以S1S2 450-320刺激,可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融合,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遂送入IC消融电极行导管射频消融,消融后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未见跳跃线下。完成消融后,顺利返回病房,复查肌钙蛋白、血常规、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安排出院。
三、治疗效果
患者血压控制稳定后,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完成消融后,患者顺利返回病房,复查肌钙蛋白、NT-proBNP、血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症状好转,出院时查体提示:血压138/103mmHg,心率80次/分,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
由于患者血压较高,因此出院时嘱托其按时服用抗凝、降脂、降压药,并定期检查血压,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有不适,及时返回医院。
四、注意事项
1、消融术后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个月,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有无黑便,如果有请停药复诊。
2、饮食上应低盐低脂,日常生活中可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监测血压、心率,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彩超、肝肾功能,没1-2年进行全面复查,了解心、脑、肾、神经情况。
4、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抗凝、他汀类降脂以及相关降压药物,并密切观察自身情况,若出现不适,门诊随访。
5、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恐惧等。
五、个人感悟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如果室上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作用无法长期维持,且不可能终生服药,就可以考虑早期进行射频消融。
本次就诊患者由于射频消融发作较频繁,且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综合考虑后决定行射频消融治疗。在完成射频消融后,还对患者的穿刺点进行了压迫止血,并要求患者在术后下肢制动12小时左右,同时短期内仍应避免剧烈活动。同时为了避免血栓形成,也给予了抗凝药物,嘱托患者按时服用。通过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症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