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肩关节脱位怎么办?65岁的她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女,65岁,有慢性哮喘病史30+年,高血压病6年,此次就诊是因外伤不慎伤到右肩部,当场右肩部肿胀畸形,被家属送至我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诊断为右肩关节脱位,予以中药治疗(桃红四物汤颗粒口服)+西药治疗(帕瑞昔布钠注射)+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

【基本信息】女、65岁

【疾病类型】右肩关节脱位

【治疗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桃红四物汤颗粒口服)+西药治疗(帕瑞昔布钠注射)+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1天

【治疗效果】病情稳定,患者右上臂悬吊在位,右手指活动自如。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65岁,有慢性哮喘病史30+年,高血压病6年,此次就诊是因外伤不慎伤到右肩部,当场右肩部肿胀畸形,被家属送至我院。

我见到患者时,她表情十分痛苦,可见她右肩肿胀得厉害,并且还自诉右肩关节有明显的骨摩擦感。于是,我为患者进行了拍片,示右肩关节脱位,结合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肩关节脱位”,将患者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患者完善了肩关节MR,结果示右肱骨头骨挫伤,大结节撕脱骨折。右肩小圆肌肌腱撕裂,冈上肌肌健、肩胛下肌肌腱挫伤。右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并关节囊内段挫伤。右肩周围肌群及皮下组织挫伤。右喙突小滑囊、三角肌下滑囊积液。右肩颈关节退变。

image.png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予以患者手法复位,后续再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在注射帕瑞昔布钠止痛治疗后,行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复位顺利,悬吊固定右肩,生命体征平稳。为防止骨折挫伤部位疼痛,还给患者开了醋氯芬酸胶囊口服止痛。

手法复位术后,患者自述右肩部疼痛感降低,右手皮肤感觉正常活动自如,观察其手指血运尚可,说明患者神经未出现损伤、血管损伤也不大。但考虑到患者的皮肤仍有淤血,因此给予患者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口服桃红四物汤颗粒及疏血通注射。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11天的规范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右肩部淤血明显减轻,疼痛减少,右手指也可活动自如。患者血压平稳,予以出院。

出院时叮嘱患者右肩至少要制动4周,在此期间应多做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四、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刺激,以减少哮喘的发作,因为哮喘一旦发作剧烈咳嗽会引起肩关节的抽动。

2、右肩悬吊固定术后,注意不要让患者近期活动右肩,最好能够制动4周以上,期间要多右手指活动训练,防止右肩太久不活动,手指血运变差,失去活动功能。

3、注意定期复查,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内骨质含量会逐渐地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这样的老年人在外伤的情况下及其容易关节脱位、骨折等。此次就诊患者已非常幸运了,只是出现了肩关节脱位,没有伤及神经和血管。经过关节复位治疗+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右肩部淤血明显减轻,疼痛减少,右手指可活动自如。患者血压平稳,予以出院。

但由于悬吊固定术后,需要一定的制动,因此建议患者右肩制动4周,期间注意适当功能锻炼,注意定期复查,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肩关节脱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如何诊断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的诊断主要着手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患者的病史和外伤史。外伤以后肩关节有肿胀疼痛,功能受限。 第二是体格检查,看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无肩关节畸形,有无活动受限。 第三是依据影像学诊断,通过X片、CT和核磁共振,可以判断骨质、软组织损伤,进行全面检查。如X光片可以看出两个骨头不对位了,这时候就诊断为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多久能恢复

肩关节脱位多久能恢复:肩关节脱位以后医生通过手法复位,基本的创伤反应就是一个半月,所以一般脱位以后需要一个半月的制动休息阶段和一个半月的锻炼阶段。然后第二阶段要做一般活动训练,因为创伤反应往往是会造成关节黏连,这时候活动时觉得关节很僵,一般再有一个半月的训练,关节活动也恢复了,而且关节周围的损伤也是三个月的康复期。所以肩关节脱位后患者三个月后会感觉好转康复。

肩关节脱位后如何手法复位

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方法有有十余种,下面主要介绍几种:1、对抗牵引复位法,牵引回旋的方法是采用纵向牵引的方法,解除巩骨头的卡患者的仰卧位,用不单从腋窝部绕过胸部,由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向下向外45度牵拉患肢,可以帮助拱骨头去除关节盂前缘的阻挡,一旦拱骨靠近拱骨近端就轻度向外牵引,这样就容易复位了。2、椅子复位法,这是另外一种以牵引为基础的复位方法,患者侧坐在椅子上以备临床医生旋后位握住前臂,让慢慢的站起逐渐达到复位。3、可复位法,是在1870年被首次报道,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座位,术者握持患者,患者屈曲90度,外展患肢并主动外旋肩关节70-80度,直至出现阻力,术者前屈患肢通常肱骨头可以获得复位,文献报道该方法的复位成功率在81%-1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