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肺源性心脏病“偏爱”?积极治疗不用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女、27岁,10天前突然感觉胸闷症状加重,伴气促,自己服用药物后,上述症状并未见好转,于是今天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治疗,于是我在门诊暂时以“心力衰竭”收入我科住院。通过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同时复查结果显示也较之前有所改善。

【基本信息】女,27岁

【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给予平喘解痉、利尿抗心衰、降低肺动脉压、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10天,长期服药

【治疗效果】气促好转,无咳嗽咳痰,无胸痛,体征恢复正常。

一、初识患者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而引起的一类心脏病。我前段时间就在上门诊的时候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患者小李,今年27岁,这个年龄正是花季年华的时候,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病魔“缠”上了她!

小李在6个月前无缘无故就出现了胸闷的现象,并且呈持续性闷痛,除了胸闷的症状以外同时还有头晕、气急气促,并且在活动后症状明显加剧。当时小李出现上述症状后就在我科住院治疗。

于是我查阅了小李的上次就诊历史,发现上次小李的住院诊断为“1.肺栓塞;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二尖瓣后叶脱垂并中度返流;4. 高血压2级[很高危];5. 轻度肺动脉高压;6. 右肺下叶外基底多发小结节;7. 颈动脉硬化;8. 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但是上次经过在我科的住院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小李告诉我,她出院后未规律服药。

这次小李前来就诊是因为,10天前,她突然感觉胸闷症状加重,伴气促,自己服用药物后,上述症状并未见好转,于是今天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治疗,于是我在门诊暂时以“心力衰竭”收入我科住院。

二、治疗经过

待小李办理住院的第1天,我为她检查了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包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弱。于是根据检查结果在治疗上我采取对症治疗,具体方案如下:冠心病二级预防,给与疏血通以改善微循环、环磷腺苷葡胺以营养心肌、呋塞米以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

wps10.jpg

但是经过上述治疗之后,小李症状恢复欠佳,仍然有胸闷、气促症状,甚至出现反复血压低,最低达70/54mmHg,外周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0-94%,遂给予高流量给氧,多巴胺升压等处理,但是考虑到小李的病情严重,于是决定暂时转CCU监护。

在CUU监护的第二天进行肺动脉CTA检查,报告显示:1.右肺动脉-右肺上、中、下动脉及左肺下叶基底段动脉多发栓塞。于是将小李目前的病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属高危组。

基于小李目前的病情,我向其家属详细交代了后续的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并发症,在家属了解后并且同意相关治疗方案后,于是选择使用尿激酶80万单位静脉溶栓,溶栓后继续予抗凝对症治疗并且继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通过治疗后小李病情好转,于是又转入我科继续对症治疗。

三、治疗效果

在小李住院第10天的时候,我对小李进行了全面的专科检查,结果显示:胸闷气促的症状较住院前有明显改善,活动后头晕加重的现象,也有所缓解,测血压132/90mmHg。

在检查胸部超声之后,结果显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弱,鉴于小李目前恢复良好,并且其家属也要求出院,于是同意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谨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私自增加或者是减少药物的剂量。

2、注意饮食结构的均衡搭配,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多吃易消化类食物。

3、避免外伤,避免剧烈运动及劳累,并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定期复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必要时复查胸片、心彩超等。

4、注意休息,放松心情,避免过劳过激行为。

五、个人感悟

肺源性心脏病常常会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气短等症状,它的猝死率非常的高,因此在生活中要及时的检测,并且要改变一些诱发的不良习惯。

此次病例所讲的小李,就是一位长期被肺源性心脏病困扰的患者,她的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但是小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体出现不适之后都会及时的就诊,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肺源性心脏病虽然病情发展漫长,但是其发病很迅速,往往在被我们忽视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病,为我们的健康带来非常重的影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肺源性心脏病的检测也同样重要,做好检测工作也相当于是在治疗,因此日常检测工作也不可能忽视!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绝大部分人的病因主要是慢阻肺,大概有70%--80%都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所以我们慢阻肺要是减少了它的发病率,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减少了。第二个就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仅仅是慢阻肺引起的,其它原因也可以引起。比如说这个病人严重的胸廓畸形,胸膜很厚压到了肺,它也会造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还有就是胸膜肥厚也可以造成,它因为限制了肺的扩张,我刚才提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那种打呼噜的人,时间长了晚上他会呼吸暂停会缺氧,二氧化碳储留也会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那么还有就是血管本身的问题,血管炎啊也会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还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

慢性支气管炎是如何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呢: 慢性支气管炎,其反复的咳嗽、咳痰、炎症刺激,会导致肺组织的破坏、肺血管阻力的增加,逐步形成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右心室的肥厚。,最终形成肺源性心脏病。 在临床查体的时候可以发现,剑突下心尖波动比较明显,右心界也有扩大,然后在影像中可以发现,肺动脉增粗,彩超可以检查出有明显的肺动脉压增高,这些情况就可以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出现了肺源性心脏病,就预示着慢性支气管炎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中晚期状态。这种情况下,对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的限制。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肺源性呼吸困难可分为阻塞性,限制性通气障碍和肺血管疾病。一,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其特点主要是呼气相和吸气相的气道阻力增加,肺功能检测显示动态肺容积损伤。常见的疾病有上气道狭窄,如异物以及一些气管肿瘤等,而对于下气道阻塞,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患者。二,限制性肺疾病,在临床中主要常见的有一些肺不张,肺炎,以及肺纤维化等。此外,对于一些胸廓畸形也可以导致上述疾病,而对于肺血管疾病常见的有肺动脉栓塞以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