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头晕怎么回事?警惕出现脑梗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周前患者突然出现了头晕症状,休息数分钟后缓解,当时以为是夜间吹风扇导致的,就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进行治疗。此后患者头晕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能,伴右侧后脑勺牵拉痛,为进一步诊治,遂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我确诊患者为急性脑梗塞、多发腔隙性脑梗塞,予以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现已好转出院,长期用药控制中。

  【基本信息】49岁

【疾病类型】急性脑梗塞、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就诊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丁苯酞)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3天,出院后长期服药

【治疗效果】患者头晕缓解,治疗期间未出现特殊不适,现已出院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诉1周前突然出现了头晕症状,休息数分钟后缓解,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不适,无咳嗽、咳痰等感冒症状,当时患者以为是夜间吹风扇导致的,就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进行治疗。此后患者头晕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能,伴右侧后脑勺牵拉痛,为进一步诊治,遂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

了解患者发病情况后,我继续询问了患者的既往史,得知患者去年6月因肢体偏瘫、说话不清在我院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脑干梗死,经系统性治疗后症状缓解,未遗留说话障碍偏瘫后遗症,未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因,并给于正确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住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患者表示同意。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患者既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本次又出现了头晕症状,于是为患者完善了脑神经系统的检查,发现患者双眼左侧视野缺损,脑膜刺激征深反射检查等未见异常。

为了明确诊断,为患者进一步完善了辅助检查,其中血脂检查提示: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含量降低,血脂异常,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脑部急性脑梗塞,多发腔隙性脑梗,脑萎缩,脑动脉血管硬化,双侧筛窦炎症。

image.png

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目前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决定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脂质斑块以及丁苯酞改善循环等治疗,并密切观察该患者的病情。

三、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未出现药物副作用,头晕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住院治疗第13天,患者自觉头晕症状消失,无不适,遂要求办理出院,于是我再次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提示治疗有效,予以办理出院。

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并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出院1周后回院复查。

四、注意事项

1. 出院后家属应尽量陪伴患者,避免患者独处,发现异常及时带患者就医;

2. 日常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喝浓茶、咖啡等饮品,以免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3.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但不宜长期卧床或居家,可每天到户外活动1小时左右,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4. 按医嘱坚持用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动态,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急性脑梗塞是指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常由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可引起头痛、眩晕、耳鸣甚至是单侧肢体瘫痪、吞咽困难、吐词不清、昏迷等症状,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应引起重视。

本例患者既往就有脑血管疾病史,更应该引起重视,但患者并未坚持长期用药控制,导致疾病再次发作,好在本次病情不严重,经过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但患者出院后如果不积极控制,仍有再次发病的可能,因此我嘱咐患者院外继续用药,并定期返院复查。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脑梗塞治疗指南

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是决定患者日后肢体致残和致死率的很大影响因素。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时间就是大脑,要在发病3-4.5小时,即发病4.5小时之内尽快到达医院治疗。如果能在4.5小时前进行相关检查、准备、评估、排除禁忌症,且有适应症的情况下首选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开通堵塞的血管,争取到最好的预后。如果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佳,或在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动脉取栓的桥接治疗方案。如果在静脉溶栓之后,或者在4.5小时之后到达医院,丧失了静脉溶栓的机会,后期还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改善侧支循环、保护线粒体等脑梗死治疗方案也可以考虑选择。在病情相对稳定、不再进展时,应该尽早的开始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可以辅以针灸、理疗等肢体康复协助锻炼,争取到最好的预后。

急性脑梗塞治疗指南

超早期的治疗可以给予溶栓,可以应用药物使r-tpa静脉溶栓,如果过了三小时的时间窗,在六小时以内可以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但是,要掌握好溶栓的适应症和时间窗,过了时间窗可以给予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主要是防止血栓的扩展,还有新血栓的形成。

脑干急性脑梗塞

脑干急性梗塞后,如在溶栓时间窗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脑干梗死后,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等,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可适当延长溶栓时间至12小时内。如果超过时间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措施有:1.一般治疗:1.吸氧及维持呼吸道通畅;2.控制血压,血压不能过高或过低;3.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2房颤患者给予抗凝治疗;3降纤治疗;4脑保护治疗。3.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