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我国脑卒中700万人,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疾病。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约在100亿元以上,给
我国脑卒中700万人,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疾病。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 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约在100亿元以上,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脑卒中亚型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中目前确切有效的治疗最主要是rt-PA溶栓治疗。各国治疗指南都予以最高等级的推荐。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和3-4.5h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病3小时内给予rt-PA(0.9 mg/kg体重,最大剂量90mg)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ESO(欧洲)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指南2008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允许在发病3~4.5 小时内使用rt-PA治疗—— AHA/ASA(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2013。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塞最有效的药物,但我国溶栓治 疗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在溶栓比例低。– 溶栓不规范– 院前院内时间延误– 医生及患者对溶栓治疗效果的怀疑美国平均溶栓比例可达8.5%左右,中国脑卒中治疗评估协作组在62所医院参与下,对641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溶栓治疗患者仅占1.9%,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溶栓率极低.我国AIS患者仅有16%在发病3h内被送到医院,而院内从影像检查到溶栓治疗的时间显著长于美国或加拿大,平均为85.5min,许多患者错失溶栓治疗良机.2012年中国专家共识关于rt-PA溶栓建议如下:疑似AIS(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5h内,对适应证患者推荐基于临床和平扫CT选择患者的静脉rt-PA溶栓治疗,越早溶栓,获益越大、风险越小(ⅠA)年龄>80岁,具有溶栓适应证的AIS患者,静脉rt-PA溶栓依然获益(ⅡB)基于多模式影像学技术扩大时间窗(4.5-9h)的rt-PA静脉溶栓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据,推荐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探索性研究(ⅣD)静脉rt-PA溶栓的推荐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其中总量的10%1分钟内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输液泵静点,持续1h以内滴完(ⅠA)符合适应证的合并房颤患者或心源性卒中推荐静脉rt-PA溶栓(ⅡB)发病时口服抗凝剂,且INR<1.7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溶栓中获益(ⅢC)轻型卒中的患者也可能从静脉rt-PA溶栓中获益(ⅡB)症状快速改善的AIS可考虑探索性静脉rt-PA溶栓(ⅢC)严重卒中(NIHSS>25分,戒影像学显示早期大面积脑梗死证据)溶栓需谨慎(ⅢC)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时间窗可以适当延长,且可不受NIHSS评分限制,除考虑动脉溶栓外可直接考虑静脉rt-PA溶栓(ⅣD符合适应证的合并房颤患者或心源性卒中推荐静脉rt-PA溶栓(ⅡB)发病时口服抗凝剂,且INR<1.7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溶栓中获益(ⅢC) 目前神经内科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过多使用神经保护剂和中药,而确实有效的溶栓治疗却远远不够.照脑卒中治疗指南选择药物,知道哪些药物需要急用,哪些缓用,哪些禁用,对神经科医务人员很重要.对大众宣传教育,缩短发病到医院时间,及时溶栓治疗,会使更多的脑卒中患者从中获益.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急性脑梗塞治疗指南
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是决定患者日后肢体致残和致死率的很大影响因素。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时间就是大脑,要在发病3-4.5小时,即发病4.5小时之内尽快到达医院治疗。如果能在4.5小时前进行相关检查、准备、评估、排除禁忌症,且有适应症的情况下首选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开通堵塞的血管,争取到最好的预后。如果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佳,或在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动脉取栓的桥接治疗方案。如果在静脉溶栓之后,或者在4.5小时之后到达医院,丧失了静脉溶栓的机会,后期还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改善侧支循环、保护线粒体等脑梗死治疗方案也可以考虑选择。在病情相对稳定、不再进展时,应该尽早的开始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可以辅以针灸、理疗等肢体康复协助锻炼,争取到最好的预后。
急性脑梗塞治疗指南
超早期的治疗可以给予溶栓,可以应用药物使r-tpa静脉溶栓,如果过了三小时的时间窗,在六小时以内可以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但是,要掌握好溶栓的适应症和时间窗,过了时间窗可以给予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主要是防止血栓的扩展,还有新血栓的形成。
脑干急性脑梗塞
脑干急性梗塞后,如在溶栓时间窗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脑干梗死后,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等,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可适当延长溶栓时间至12小时内。如果超过时间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措施有:1.一般治疗:1.吸氧及维持呼吸道通畅;2.控制血压,血压不能过高或过低;3.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2房颤患者给予抗凝治疗;3降纤治疗;4脑保护治疗。3.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