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囊样水肿如何诊断

黄斑囊样水肿是眼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导致的。此时患者会表现出视网膜增厚或者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等症状。建议到眼科通过血管造影或者OCT等方法来诊断。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患上黄斑囊样水肿的疾病,此病主要发生在眼部,还会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一旦患上此病,患者会表现出很多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生活。需要到眼睛诊断,才能对症治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黄斑囊样水肿如何诊断?

黄斑囊样水肿是常见的眼底疾病,大多表现在黄斑区。引起此病的疾病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者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炎等。一般患者会表现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等症状。这时候需要到眼睛做下面的检查来诊断: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在造影的早期因为囊性水肿区的液体把脉络膜遮挡导致背景荧光,所以水肿范围内会呈现了一个暗区。在静脉期,还能看到黄斑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而且开始会有血管壁的荧光素渗漏以及模糊的症状,之后荧光素渗漏也会增强,最后形成了黄斑区,又慢慢增强。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对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测比较敏感,而且有很典型的特征,所以有很多患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没有明显的特征,结果会显示阳性。

3、除此之外,患者还要跟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比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内肿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这几种进行区别。

确诊之后可以采用抗炎药物或者预防黄斑囊样水肿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患者是糖尿病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那么就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缓解病情。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视功能永久性损害的并发症。

下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方法可以体现在上面3点,患者了解了以后要及时就诊治疗。如果使用药物治疗,那么药物需要谨遵医嘱,避免擅自用药。平时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做些眼部按摩缓解症状。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病理诊断的意义有哪些

长期以来病理诊断被认为是金标准,具有其它任何检查都不可替代的权威,缺乏组织学诊断既不安全也不能最终确诊,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病理诊断的意义包括第一,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病理诊断,肿瘤病理诊断的内容是对肿瘤的疾病的全面描述,包括肿瘤的起源、分类、分型、分化、侵袭性、转移、激素受体表达、特异性酶活性、核分裂以及在S期的细胞百分比等等。第二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以足够的综合的诊断,使临床医生能为患者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术后肺鳞癌宜放疗、腺癌宜化疗、小细胞癌宜放疗加化疗、乳腺癌ERPR阳性的患者辅以内分泌治疗和多耐药基因的检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化疗药物。第三,提供患者预后的信息,现已知许多因素均能影响肿瘤的预后,如肿瘤各种病理学因素和临床分期等,与肿瘤患者有关的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以及各种酶类等均能影响肿瘤的预后。

什么情况下要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

鉴别分型,为治疗提供依据,为靶向治疗提供靶点检测,推测肿瘤基因异常四种情况要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 免疫组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鉴别肿瘤分型。不同肿瘤分型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比如肺的鳞癌和腺癌的鉴别化疗不同。比如淋巴瘤,不用免疫组化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及分型。对应的几十个不同类型的淋巴瘤临床治疗的方式也不同。第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比如雌激素或是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可以用内分泌治疗。受体阴性就不适合用内分泌治疗。胃常道间质瘤如果是CD117阳性的,适合用伊马替尼治疗。比如免疫治疗,需要PD-L1的免疫组化检测来确定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第三,为靶向治疗提供靶点的检测。比如HER-2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或者是胃癌适合用曲妥珠单抗的治疗。ALK阳性的肺癌适合用克唑替尼治疗。第四,通过免疫组化来推测肿瘤基因异常的状态。比如对错配修复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来推测肿瘤是不是存在基因组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有哪些特点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具有相似性。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常常是对于病理医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其是形态学,还有免疫组化,有很多重叠的地方。也就是说,不同的肿瘤可能有相似的形态学的表现,以及相似的免疫组化的表型。免疫组化需要判断肿瘤的分化方向,还需要结合临床以及影像学的资料,找到肿瘤发生的具体的部位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多数情况下良性的肿瘤和周围的关系界限比较清楚,恶性的常常是浸润性的生长或者是压迫性的生长,这对判断良恶性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除了免疫组化在软组织肿瘤当中需要用以外,分子检测在软组织肿瘤诊断方面也越来越重要。比如诊断腹膜后的高分化脂肪肉瘤,常常用MTM2基因是否有扩增来判断。如果是阳性的结果,对于诊断高分化脂肪瘤或者去分化脂肪肉瘤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