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是指异位激动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主要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行心率,是对药物反应性良好的儿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但初次发病以婴儿时期多见。其病因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的基础上,但多数患儿无器质性的心脏疾患,感染为常见的诱因,也会因为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脏手术时和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等诱发。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室上性心动过速口服药

在使用药物终止以前,通常嘱患者刺激迷走神经,可以让患者自行刺激咽部,引起严重的干呕,室上速有可能会终止。如果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无法使室上速终止,也可以使用食道调搏的方法来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另外,也可以让患者做瓦式动作,迷走神经兴奋以后,室上速也有终止的可能。

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

在药物选择上主要应用的是普罗帕酮和ATP腺苷类的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但是要从根本上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还要选择电生理检查加射频消融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包括房室旁道传导的心动过速和房室结双径路的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常见的一些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见一些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但另外一些则多见于器质性心肺疾病的患者,比如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肌病,以及心包疾病所导致的心房病变,或者是负荷过重,​也可以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药物毒性反应,心力衰竭和开胸手术之后,应用洋地黄过程当中有窦性心律转变为伴有二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发病率大约是千分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