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更多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痛风它是和高尿酸血症紧密相连的,首先它就是因为嘌呤人体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的表现,病人可以开始是一个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只是体检化验是一个尿酸增高,然后随着尿酸的蓄积可以出现尿酸沉积,引起的一些其他表现,比如说出现急性痛风性的关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有哪些
中风在中医学当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风范围比较广,它包括感受所有的外邪以后引起的疾病属于是中风。如感受外邪以后引起的感冒一类的疾病是中风。第二,凡是肢体出现动摇震颤,麻痹一类症状的属于是中风的范畴。第三,单纯性的面瘫,中医认为属于是中风。第四,指的是脑中风,脑中风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者没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是出现肢体的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属于中风。一般所讲的中风指脑中风,引起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宋代以前认为中风是由于感受外来的风邪而引起来的,宋代以后包括我们现在,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风火痰瘀气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中风。由于风火痰瘀虚气,这样六个病理因素的影响,闭阻经络而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严重的可能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意识障碍。
中医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认识是怎样的
扩张型心肌病在中医的古籍里面没有这个病名,但是一些中医的典籍其中有很多扩心病相关症状的描述,比如散见于心悸、喘证、水肿、痰饮这些病种。黄帝内经这部书有2000年的历史,它的《素问·水热穴论》中说,水病,下为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其实它描述的就是扩心病心衰的一个表现。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水气病》里面,他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这就是典型的右心衰的表现。明朝的《景岳全书·喘促篇》,他说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等,这里都提到了下肢水肿、气喘不能平卧这些症状,它与扩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心力衰竭是非常相似的。黄帝内经《灵枢》经里面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动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它的表现就类似于扩心病心律失常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既有外邪的侵袭,饮食劳作,还有素体的禀赋不足,正气虚弱,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但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心气亏虚,则中医认为在本病病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