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怎么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首先生活习惯上,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饮食,需要限盐,因为大量盐分的摄入会引起体内体液潴留,对于病情不利。其次心律失常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输液过多过快、吃盐比较多、循环血容量增加也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可以诱发心力衰竭,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的情绪刺激、精神紧张也可诱发心力衰竭,药物使用不当,如洋地黄中毒或者利尿剂使用不当引起电解质紊乱也会诱发心力衰竭。当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一方面应当限制液体的入量,每天液体入量应该掌握在2000ml以内,同时使用一些利尿药物,比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来促进体内过多的液体排出,减少心脏的负荷。
慢性心力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二级,心脏病的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没有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以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对于心功能的分级,把它分为四级:一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的活动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能活多久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年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0%左右,也就是慢性心衰的患者活4年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如果患者目前心衰的病情较为严重,生存一年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所以对于存在心衰的患者,相对而言它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具体患者能够活几年,跟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有没有按时口服相关的预防心衰进展的药物,还有就是目前心衰的严重程度,还有患者在心衰的同时还有没有其他疾病,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实际寿命。建议一定要按时口服相关的二级预防药物,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才可以更好的延长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