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原则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担,改善患者心功能。慢性心衰总的治疗原则,第一个非常的重要,就是要找到病因,到底是因为什么病造成的这种心衰,如果你是因为心梗、 冠心病那去治疗缺血的问题,如果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用药物去控制血压以及用药物去治疗心衰;其次,要及时尽早加用,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比如说,贝塔受体阻滞剂,AC EI类药物,还有螺内酯等抑制心肌重塑的药物,最后,应该及时尽快的控制患者的病发症状,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一些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的药物,以及一旦控制好能够延缓心力衰竭进展的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二级,心脏病的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没有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以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对于心功能的分级,把它分为四级:一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的活动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能活多久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年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0%左右,也就是慢性心衰的患者活4年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如果患者目前心衰的病情较为严重,生存一年的概率大概在50%左右,所以对于存在心衰的患者,相对而言它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具体患者能够活几年,跟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有没有按时口服相关的预防心衰进展的药物,还有就是目前心衰的严重程度,还有患者在心衰的同时还有没有其他疾病,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实际寿命。建议一定要按时口服相关的二级预防药物,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才可以更好的延长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