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能做哪些运动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一经诊断,不管有没有流出道梗阻都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再一个就要对这些患者进行评估,有猝死高危风险的不仅不能做剧烈运动,还要做些预防性治疗,哪些患者是这种高危风险,比如:在动态心电图上提示有阵发性室速,再就是患者在家族中40岁以前就出现猝死的,或患者一运动就有低血压的或患者曾经出现过晕厥的,或者超声提示左室压力界差大于15毫米汞柱的,或者有二尖瓣反流的,甚至有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甚至要做些预防性治疗,比如:ICD的植入治疗可一定程度上预防猝死。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肥厚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心脏彩超来确定,也可以做遗传筛查来明确诊断;判断心肌肥厚有标准,一般是室间隔肥厚大于15毫米,或者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比值大于1.3到1.5,则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改变、心脏瓣膜性疾病相鉴别。

肥厚性心肌病超声诊断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主要的诊断手段,心脏彩超可见心室不对称肥厚,而无心室腔增大,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毫米,或与后壁厚度之比大于等于1.3,有流出道梗阻者,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也就是SAM征阳性,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致舒张功能障碍,部分室间隔厚度未达标,不能完全除外本病,静息状态下无流出道梗阻,需要评估激发状态下的情况,部分患者心肌肥厚,仅限于心尖部,尤其以前侧壁心尖部为明显。所以,对诊断肥厚性心肌病者,需要积极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可选择B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CCB,也可用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疗。

肥厚性慢性咽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指咽喉壁、咽侧索充血,水肿明显,有大量的淋巴滤泡增生,患者会出现咽干,咽痛,咽喉部异物感的症状。如果是慢性肥厚性咽炎,咽后壁层淋巴滤泡增生明显,呈团块状,大的颗粒状,可以外用微波或激光或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咽炎是有长期慢性的局部刺激或急性咽炎迁延不愈,造成咽部粘膜及粘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有的患者会因为长期咽部慢性充血,咽喉部淋巴组织增生,形成慢性肥厚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