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厚,临床上常见于肥厚性心肌病或者高血压心脏病,这两种都是不能治愈的,但是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是可控、可治、可防的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心室的不对称的肥厚,常见于室间隔肥厚或心尖肥厚,此时心室腔变小,左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并且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原因之一。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来讲,主要是要将血压控制稳定,通过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将血压控制达标、平稳,并定期检查心脏的大小,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此外,也可通过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或者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来缓解流出到梗阻的情况。
肥厚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如果患者在体检中通过超声心电图发现有以上的表现,需要到心血管专科进行更为专业细致的检查,以进一步判断是否患有肥厚型心肌病。通过超声心电图可以提示左心室壁和室间隔厚度≥15mm,需要排除其它的疾病。一般可能引起心肌肥厚的原因,比如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或者是二尖瓣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以及代谢性疾病伴发的心肌肥厚等。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有心电图检查、心脏磁共振检查等多种手段,临床常用的是超声心电图检查。
肥厚性心肌病超声诊断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主要的诊断手段,心脏彩超可见心室不对称肥厚,而无心室腔增大,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毫米,或与后壁厚度之比大于等于1.3,有流出道梗阻者,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也就是SAM征阳性,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致舒张功能障碍,部分室间隔厚度未达标,不能完全除外本病,静息状态下无流出道梗阻,需要评估激发状态下的情况,部分患者心肌肥厚,仅限于心尖部,尤其以前侧壁心尖部为明显。所以,对诊断肥厚性心肌病者,需要积极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可选择B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CCB,也可用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