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恢复期的护理很关键

一般地说,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出院后,即使已恢复正常饮食,也并不意味着身体已完全康复。因此,术后的恢复、调理、随访非常重要。

及时去除病因在我国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因此待急性胰腺炎病情稳定、病人全身情况逐渐好转后,即应积极治疗胆道结石。酒精性胰腺炎病人,首要的是禁酒,如果再饮酒,无疑是慢性自杀。暴饮暴食导致胰腺炎者,应避免重蹈覆辙。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者,应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饮食。

定期随访,防止并发症胰腺炎恢复期,炎症只是局限化了,而炎性渗出物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间,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胰腺囊肿、胰瘘等并发症。如果病人发现腹部肿块不断增大,并出现腹痛、腹胀、呕血、呕吐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

帮助胰腺恢复功能患了急性胰腺炎后,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外分泌功能损害表现为消化功能减退,特别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降低。病人胃口差、体重下降、腹胀、腹泻,往往还伴有特征性脂肪泻,即大便中可以看到脂肪滴以及未消化的纤维等食物残渣。这种外分泌功能的损害通常不容易恢复,因此治疗上只能采用胰酶替代疗法。胰腺内分泌损害可导致糖尿病,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上述各种治疗措施是终身的,病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制定和施行治疗方案。

加强营养促进恢复如果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无明显损害,可以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如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则可在胰酶制剂的辅助下适当地加强营养。

急性胰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胰腺炎会转成慢性胰腺炎吗

急性胰腺炎一般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里边最近几年又分了一种,就是爆发性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这个来势比较凶险,基本上就三两天就死亡,所以说这个对胰腺炎还是不能忽视,相当一部分胰腺炎会转成慢性胰腺炎,基本上都属于重症胰腺炎转过来的。你比如说重症胰腺炎以后发生胰管的扩张、胰管的囊肿、假性囊肿,包括就是结石、胰管结石,因为整个胰腺结构破坏以后,它会一个瘢痕修复,修复以后,可能这个钙质沉积等等,会造成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包括假性囊肿形成,这都是慢性胰腺炎的一个情况,重症这个急性胰腺炎相当一部分会转成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如何区分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区别:第一是从首次或者第二次来看;第二个就要从临床的表现来看,急性胰腺炎症状是腹痛腹胀比较明显,而慢性胰腺炎腹痛的症状比较明显;第三个是引起慢性的病因没有得到根治,造成了胰腺萎缩,胰腺钙化,胰腺周围组织钙化,胰腺质地硬化,这个时候是慢性胰腺炎;第四是通过影像学仪器检查,发现胰管有胰管结石,那往往都是慢性的。

如何诊断急性胰腺炎

诊断急性胰腺炎是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一个手段。诊断急性胰腺炎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很多相关的疾病要与之相混淆,比如常肠梗阻,一些消化道穿孔的疾病,都可能会与急性胰腺炎进行相混淆。在诊断胰腺炎的时候,要从患者的发病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方面进行判断。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判断是我们对急性胰腺炎的常用的两个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最为依赖的是影像学检查。

科普文章

更多

长期吸烟酗酒,小心急性胰腺炎

患者36岁,男性,起因是酒后突发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症状,呕吐内容物为胃内容物,不伴有胆汁和血行物质,疼痛有向后背部放射。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史,以及症状表示,诊断患者为急性胰腺炎,伴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和ERCP术后;胰腺损伤、胰岛B细胞损伤、1型糖尿病;脂肪肝;酒精性肝损害;胆汁淤积。对症予以患者醋酸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奥硝唑、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胰岛素注射液控制糖尿病;异甘草酸镁和谷胱甘肽改善肝功能异常;钠钾镁钙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钠等注射液补液。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急性胰腺炎怎么办?禁食、抗感染效果好

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持续胀痛,屈曲时疼痛稍缓解,以为是胃炎引起的,自行服用了药物(具体不详),但症状未缓解,为进一步诊治遂到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急性胰腺炎,予以胃肠减压、禁食水,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现已出院。

酒后腹部疼痛伴呕吐,警惕患上急性胰腺炎

2天前患者饮酒后出现了上腹部绞痛症状,呈间断发作,伴腰背疼痛、恶心以及呕吐症状,当时患者没有及时就医进行治疗,此后患者上腹部绞痛症状持续存在且进一步加重,遂到我院就诊。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急性胰腺炎,予以禁食+药物治疗,治疗6天后,患者患者腹痛症状缓解,无恶心、呕吐等不适,遂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