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状软组织肿瘤疑问解答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由Christopherson于1952年首先报道,属于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表达desmin和MyoD1等肌源性标记物,S-100,NSE等神经源性标记物阳性,近年有报道其可能来源为肌源性,是横纹肌肉瘤的特殊类型,但目前争论较多,在2002年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仍然划归为来源不明恶性软组织肿瘤组中。

好发于青春,女性多见,常位于四肢深部肌肉或筋膜,少数可见于腹壁,肛旁区,舌,腹膜后,颈背部,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痛,常偶然发现,大者直径可达6~10cm,瘤块虽增大不快,但血循丰富,浅表者可触及搏动,包括转移至皮下,直径1cm大小肿瘤,搏动也很显著,部分病人可发生广泛的血循转移,主要转移至肺,骨,脑,皮下等部位,少数有淋巴转移,转移至骨者,沿骨长轴发展境界清楚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酷似某些骨转移癌的表现。

有研究表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复发率为18.6%~47.1%,转移率为35.3%~75.8%],如不能完整切除,多次复发或已发生重要器官转移则预后较差,预后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手术是否彻底切除有关,肿瘤的局部彻底切除是防止复发和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术后预防性化疗或放疗对局部复发和转移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原则上应施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边缘切除极易复发,文献报道复发率可高达70%。此肿瘤对现行的化疗、放疗不敏感,疗效不肯定,故患者术后必须定期复诊。定期做全面检查,对复发和转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手术。

软组织肿瘤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软组织肿瘤

软组织肿瘤一般泛指非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老百姓常说我得了什么癌,比如肺癌、胃癌、肝癌,这个癌在病理上都认为是上皮细胞来源的。有一些非上皮细胞来源的,我们就不称之为癌了,称之为瘤或者是肉瘤。在老百姓的很多口头语当中,也有一些比如说淋巴癌,骨癌等等,但是这些虽然也是恶性肿瘤,在病理学上的术语一般不称之为癌,称之为比如说淋巴瘤,或者是骨肉瘤等等。这些非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就称为软组织的肿瘤,或者是其他造血系统来源的肿瘤。对应的来讲,我们一般称之为瘤的多数都是一些良性的软组织肿瘤,比如说脂肪瘤,软骨瘤这一类的是良性的。我们称之为肉瘤的多数是一些软组织来源的,一些恶性肿瘤比如有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等等,这些都是非上皮来源的软组织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软组织肿瘤有哪些

常见的良性的软的肿瘤有脂肪瘤、血管瘤、神经鞘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脂肪瘤非常常见,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病人,或者是做过这样的手术。脂肪瘤发生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肿瘤体积不大,不超过5公分。这种肿瘤界限较清楚,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血管瘤儿童比较常见。多数血管瘤是自发消退性的,不需要特别理会,多成人以后就会自发的消退。再比如神经鞘瘤,神经鞘瘤发生在神经的周围,界限的也是比较清楚的,手术剥除也是比较干净的,所以术后预后也是很好的。恶性的软组织肿瘤比如脂肪肉瘤,脂肪肉瘤分若干个亚型,腹腔最好发的脂肪肉瘤是高分化的脂肪肉瘤,或者是一个去分化的脂肪肉瘤。这种肿瘤发生在腹膜后,体积都非常大,术后特别容易复发,这种预后就相对要差些。再比如小孩儿容易发生在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分布非常广,发生在鼻腔、小孩子的阴道、宫颈这些部位,预后相对要差一些。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有哪些特点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具有相似性。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常常是对于病理医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其是形态学,还有免疫组化,有很多重叠的地方。也就是说,不同的肿瘤可能有相似的形态学的表现,以及相似的免疫组化的表型。免疫组化需要判断肿瘤的分化方向,还需要结合临床以及影像学的资料,找到肿瘤发生的具体的部位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多数情况下良性的肿瘤和周围的关系界限比较清楚,恶性的常常是浸润性的生长或者是压迫性的生长,这对判断良恶性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除了免疫组化在软组织肿瘤当中需要用以外,分子检测在软组织肿瘤诊断方面也越来越重要。比如诊断腹膜后的高分化脂肪肉瘤,常常用MTM2基因是否有扩增来判断。如果是阳性的结果,对于诊断高分化脂肪瘤或者去分化脂肪肉瘤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