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什么联系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该病的到来危害着很多人的健康,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那么,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就来看看相关内容的介绍吧:

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mricimia),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风称为原发性痛风。其中约1%—2%是由于性联遗传障碍酶缺陷引起的;而大多数的病因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在原发性痛风中亦可伴有继发因素存在。继发性痛风,是由肾脏病变、血液病及药物作用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以外,还有一种原因未明的,称之为特发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重要的生化基础,亦是对这一古老疾病认识的一个重要转折。血清中的尿酸钠盐(monosodiumuricacid,urate)在体液中的溶解度与钠盐在细胞外液中钠的容量相当,大约为6.4mg/dl。在体内尿酸钠盐与血浆蛋白结合量尚不十分清楚。在37~C大约可以与血浆蛋白结合0.3-0.4mg/dl。因此,血液中尿酸钠的饱和度约可达到6.8me/all。高于416tanol/L(7.Omg/d1)即为高尿酸血症。

出生以后随年龄增加血尿酸水平亦增高,到青春期及以后,男性高于女性,且持续在一个较窄的变化范围,女性在绝经以后血尿酸含量升高,但仍低于男性。这是由于妇女绝经前尿酸的肾血浆清除率较男性高。研究亦表明,男性血尿酸升高者较女性高19%。统计学中血尿酸盐水平:传统的高尿酸血症概念是采用统计学平均值±2‘,是用来对正常人口初步分析。现在应用酶学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uricasedifferentialspectrophotometricme'od)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其上界男性为410—446p.mol/l(6.9—7.5m2/出),女性是339-392p.mol(5.7~6.6mg/d1)。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罕见于绝经前的妇女。Roubenoff(1990)报告,在美国痛风性关节炎是40岁以上男性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近十年来其发病率增加了3倍,约一半患者是来自于内科临床确诊的。痛风和尿酸肾病、肾结石的发病与血尿酸水平的高低,累积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因此,准确血清尿酸盐水平在高于420tanol/L(7.01n旷出)是不正常的。理化上的定义该浓度超过饱和浓度时为高尿酸血症。而流行病学的高尿酸血症的含义是引起痛风和肾结石的危险因素。

以上就是专家对相关内容的介绍了,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也希望以上介绍的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在此小编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

痛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运动型痛风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体重减轻又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风险成为正循环。建议痛风患者每周进行三到四次的运动,每次运动三十到五十分钟,可以是跑步、骑单车、游泳,运动量要逐步的增加,以不觉得过度劳累最合适。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比如爬山,长跑等,或者突然的受凉,因为劳累和运动损伤也是痛风发作的风险因素之一。

运动型痛风

患者运动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比如步行、慢跑、慢速有氧运动、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等,这些运动因为持续时间长,所以把糖类消化掉之后,就会逐渐消耗身体内储存的脂肪来提供能量。锻炼对于预防痛风是否有帮助,要从两方面来看: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促进新陈代谢,恢复关节功能有帮助,但是剧烈的运动,使肌细胞分解释放核酸物质,使血尿酸增高,反而会诱发痛风的发作。所以痛风患者锻炼要有一定的原则,首先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在指导痛风患者运动的时候,总是强调运动的目的是健身、减重,而不是要做运动员。

痛风年轻化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年轻的痛风患者多数具有社会活动频繁,工作压力大,生活欠规律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特征,发作的诱因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劳累运动,海鲜,啤酒,白酒等是最常见的诱因。这些年轻的痛风患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型肥胖,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和腰围水平,而且青年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往往也比中老年组更高,所以青年的痛风患者更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避免痛风的反复发作。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痛风患者由原来的中老年居多逐渐转变成了年轻患者居多,原因除了少数与遗传有关以外,大部分患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