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

1.心电图肯定性改变为出现异常、持久的Q 波或QS 波,以及持续24h 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这些肯定性改变出现时,仅依据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包括:①静止的损伤电流;②T 波对称性倒置;③一过性病理性Q 波;④传导障碍。实验室检查:1.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查心肌细胞中含有多种酶及其他心肌结构蛋白,当急性心肌梗死时,这些物质自坏死的心肌细胞大量逸入血液循环中,使其在血清中的活性显着增加,且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各有动态变化规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定量性,为心肌梗死提供了方便的诊断时间窗(表1),这些物质即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常用的血清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下:(1)血清酶学检查:①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A.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或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CK 在胸痛发作后3~60h 左右开始升高,12~24h 达到峰值,3~4 天恢复正常。CK 值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上限对心肌梗死即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其阳性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肯定诊断价值可达92%以上,阴性否定价值也可达85%。因此,CK 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一项良好指标。但CK 升高有一定的假阳性率,除急性心肌梗死外,还可见于其它情况。②乳酸脱氢酶及基同工酶:A.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主要存在于肝和骨骼肌,其次为肾和心肌。LDH 在胸痛发作的20~48h 才开始升高,3~5 天达到高峰,持续8~14 天后恢复正常,因此,LDH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较小。它适用于发病后延迟就诊的病人,如诊断病程已超过2~3 天的病例。血清LDH活性升高无特异性,亦见于肝、肾、胰等疾病以及各种贫血、肺栓塞、心力衰竭、心肌炎、骨骼肌病及休克等,需要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是多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指的是给心脏供血的冠脉血管,因为斑块的破裂或者是侵蚀,出现了急性的闭塞,导致了所供应的区域的心肌细胞的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一般而言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然死亡率大概在30%左右,而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死亡率可以降到10%甚至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死亡率高,更体现在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的严重损害。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第一,疼痛。它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对于原发性心绞痛的患者来说,疼痛的发生的部位和性质类似于心绞痛,无明显的诱因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以达数小时或者数天,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以后不能够缓解。第二,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它是由于坏死物质被吸收引起的,一般是在疼痛发生后24到48小时以内出现,一般是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第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这种不舒服,它是与迷走神经受刺激坏死的心肌刺激引起的。第四,心律失常。见于75%到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一到两周以内而已,24小时以内最为多见,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第五,心力衰竭。主要是引起的是左心衰竭,出现一个肺水肿,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口唇齿干的现象。第六,可以引起低血压和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导致死亡

急性的心肌梗死大家从各种媒体上都能得到很多,因为经常会有说比如说政界的名人,体育界的名人包括很多医生会猝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那这种猝死很多都是由于心肌梗死造成的。因为在所有的内科疾病里边基本上发病之后,迅速地会导致病人死亡的心脏应该是占在首位的。而且在这些疾病里边,基本上以心肌梗死应该占到首位,心肌梗死实际上就是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出现了一个急性的闭塞。在急性的闭塞之后可能会导致,比如说恶性的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心脏的骤停、心脏的破裂,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病人立即出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