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1
简介: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始建于一九三九年,前身为"中正医院",1950年7月初更名为西南工业部工人医院,1954年更名为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1984年5月更名为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1988年3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正式挂牌,以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急救医疗中心的依托医院。2003年,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成立,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成为一所集急救、医疗、科研、预防、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国际紧急救援组织网络医院、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 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交通枢纽两路口地区,占地2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64,733平方米,开放床位518张,职工730名。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高级职称125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56人,博士2人,硕士及研究生50人,硕士生导师6名,客座教授7名,从事医学、管理的研究生40多名。 中心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超级伽玛刀、16排螺旋CT、核磁共振、GE1250mA C臂心血管造影机、GE双探头ECT、Philip7500实时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超声乳化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LADRVISION4000)。有先进完善、覆盖全市的GPS(卫星定位)急救指挥系统和"120"急救网络,27台装备齐全的急救车和国内一流、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重症监护部ICU(含美国麦克solar8000监护部网络、美国百特人工肾、西门子300A全自动呼吸机等完善的生命支持体系)。医院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创伤科、眼科、儿科、神外科等32个临床医技科室。设有重庆眼病研究所、创伤研究所、皮肤性病研究所以及心脏无创研究室、胃病研究室、颅脑外伤研究室、临床药学研究室、不孕不育研究室等9个研究所室。开设了心血管疾病、胃病、肝胆胰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眼病、神经系统疾病、创伤、肿瘤等55个专病门诊。创伤科成为重庆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院前急救、ICU、神外科、心内科、眼科、妇产科为医院重点学科。开展复合伤救治颅脑手术及生命支持、心胸手术及体外循环、肿瘤综合治疗、手术化疗及介入治疗、断肢再植、冠脉介入DDDR永久起搏、射频消融、眼伤眼病等多项诊疗项目,尤其是屈光矫正在中国西部地区首屈一指。近年来获全国、省市科研成果奖30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0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论文交流968篇。 医院担负着重庆市3,000万人民以及川东、川北、川南等地急、危、重病员的现场救护和转送任务,同时担负着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来渝的医疗保健任务,以及全市重大集会,各种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急救任务。在组织协调指挥重大灾害性事故的医疗急救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被群众誉为"救护神"。 特别是重庆市"120"急救医疗通讯网络建成以后,使我市急救指挥系统更加完善、迅速、敏捷(接警1分钟内、出车2分钟内,急救反应时间5-10分钟,现场抢救成功率95%),急救应急队伍更加壮大(成立了重庆市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应急队伍,一个急救中心,六个分中心,40家网络医院),急救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20"急救电话开通7年来,中心接呼救电话310万次,出车10.9万车次,救治伤病员16万多人次,急救咨询和急救援助指导7,500余次,参加海损、大型食物中毒、大型车祸事故、塌方、火灾等大型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800余次,挽救生命数以万计,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600余次,并成功抢救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500多名,为重庆市的经济建设和急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院坚持"两为"方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急救为特色,以改进促发展的办院原则,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把我院建成全国一流的急救医疗中心而努力奋斗。

展开
重庆市渝中区健康路1号

健康科普

短视频
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

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脑梗死,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得以缓解

患者,女,70岁,突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2小时,症状一直不缓解来院就诊。入院后给予体格检查、头部CT、心电图等检查后,诊断为大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给予患者RT-PA静脉溶栓,给予血塞通粉剂针改善脑循环,丁苯酞注射液以促进侧支循环,依达拉奉注射液稳定血管斑块等治疗,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侧肢体麻木、无力。

老年人脑梗死不容忽视,应积极治疗并预防

女,52岁,近期反复出现右侧肢体乏力及麻木。颈动脉CTA结果提示左侧椎动脉纤细,V1段动脉闭塞,怀疑血栓形成,并发现甲状腺右侧叶密度不均。脑CT检查结果提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腔梗,两侧大脑半球散在腔梗。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CT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明确诊断后,予以患者银杏达莫针剂,以改善循环;丁苯酞注射液,促进侧支循环;依达拉奉护脑及清除自由基等治疗;同时还予以了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较之前明显好转。

36岁女性前庭周围性眩晕,药物治疗后好转

患者是中年女性,36岁,患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头晕1小时,无明显诱因,伴随视物旋转,症状呈阵发性,伴全身发麻,大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治疗上给予患者倍他司汀片,缓解头晕症状。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在经过与家属协商后准予出院。

老年人突发手麻脚麻?警惕脑梗塞可能性!

女,68岁。患者于4天前午睡后出现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在家休息几天后,感觉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故就医治疗。患者自诉患有高血压八年,左侧肢体针刺痛觉较对侧减退,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症状,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同时为患者行胸部CT,提示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钙化;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饱满,二尖瓣轻度钙化及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还患有冠心病,给予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利尿,改善患者冠心病引起的不适,同时给予其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既可以改善患者脑卒中,又有利于改善冠心病。给

52岁脑血栓患者,药物治疗后重获新生

一中年患者有10+年的高血压病史,不规范服药,6天前因左侧肢体无力就诊我院,予以溶栓治疗后病情反复且加重,现完善头颈部CTA、头部核磁、头部CT等检查后,诊断为脑血栓,给予银杏达莫改善脑循环,丁苯肽促进侧支循环、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患者自述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左侧肌力4+级。

78岁老年人药物治疗,成功跨过“睡眠障碍”这座大山

一老年男性,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端麻木、蚁爬感,伴有夜间睡眠差,偶伴有针扎样疼痛不适,且麻木的症状持续不缓解。今于我院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调血脂,予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营养周围神经,维持神经、消化系统功能,艾司唑仑片抗焦虑、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得到改善,肢体麻木、蚁爬感症状消失,无针扎样疼痛不适、麻木情况的发生。

66岁老年女性总是突然头晕,原来是前庭周围性眩晕

患者是位66岁女性,因突发持续头晕3个小时,前来我院就诊。看东西时有旋转的感觉,睁眼眩晕感加重,闭眼时症状稍微得到缓解。每次发作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患者自述曾多次呕吐出胃内容物,但是没有出现过黑朦、跌倒发作、肢体无力等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考虑为“前庭周围性眩晕”。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改善眩晕等治疗,患者头晕症状消失。

脑梗死不严重?规范治疗必不可少

患者男,65岁,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史。回家途中突感眩晕,走路摇晃,伴有恶心、呕吐表现,于我科完善体格、头颅CT等检查后,诊断为脑血栓,给予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输注依达拉奉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患者头晕症状基本缓解,能自行下床活动,活动后无明显头痛、头晕等。

脑梗死患者如何摆脱头晕的困扰

女,78岁。患者1个月前忽然出现头晕症状,主要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出现头部昏沉。遵医嘱服用珍菊降压片治疗后,但仍然有头部昏沉感及行走不稳。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散在腔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萎缩、右枕叶软化灶。头颅核磁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小脑急性脑梗塞,两侧大脑半球散在腔隙性脑梗塞,右侧枕叶脑软化并周围胶质增生。通过上述检查及病史,患者脑梗死、高血压3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诊断明确。给予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胞磷胆碱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来改善脑循环及营养脑细胞,同时给予氯吡格雷、瑞舒

80岁老人脑梗死急性发作—规律用药很重要

80岁老人,2年前诊断为脑梗死,今晨脑梗急性复发,完善头颅MRI+MRA检查、体格检查后,考虑脑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钙片、丁苯酞,静点银杏叶提取物、吡拉西坦、奥扎格雷钠)后,现患者右侧肢体无力较前好转,气色好转。

58岁突发头晕?原来是脑供血不足

患者是一位58岁的女士,因为自觉持续头晕伴有偏斜感13个小时,故来院检查。患者既往史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率偏慢、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通过心脏彩超、脑部CT等相关检查,发现患者有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病变、脑萎缩,提示患者头晕症状可能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治疗上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以稳定斑块。同时采取止晕、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头晕症状缓解。

脑梗死治疗固然重要,后期康复及防止再发同样重要

男,69岁,体型肥胖。出现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伴恶心、心慌感。患者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病史十多年。颈部血管彩超,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治疗给予输注银杏达莫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缺血症状,输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营养脑细胞,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治疗。经治疗病情明显改善,头晕、心慌已减轻,肢体活动明显缓解,经过复查头晕、心慌等症状减轻,予以出院。出院后应给予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规律监测血压、血脂变化。

睡眠障碍怎么办?积极治疗才正确

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是因入睡困难来院就诊,完善头部核磁等相关结果后,初步诊断:1.睡眠障碍2.腔隙性脑梗塞3.高脂血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益气活血等治疗,最终患者情况好转。

因头晕入院的脑血栓男性患者,口服药物后逐渐好转

患者男,49岁,头晕一周都不见好转。去年6月的时候因肢体偏瘫、说话不清曾就医治疗。此次就诊是因为没有明显的原因就出现了头晕,同时在右侧后脑勺有牵拉一样的疼痛。影像学检查显示,该患者脑部右侧有急性脑梗死和头内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MRA显示脑动脉血管出现了硬化,同时双侧筛窦出现炎症,由此推断该患者头晕主要是因为脑动脉血栓导致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出现了脑血管供血不足,再加上筛窦炎的作用和该患者体内空腹葡萄糖生化含量的减少,就会出现头晕的症状了。经过明确诊断,予以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来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

坐骨神经痛,都是劳累惹的祸

55岁女性,一月前出现腰疼,后出现双腿发麻、疼痛,休息后症状缓解。2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外院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后反复出现四肢麻木,于我院完善核磁共振、CT平扫等检查后,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给予通心络胶囊、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益气活血、通络止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同时嘱患者适当运动,治疗后患者双下肢麻木、腰部疼痛感明显缓解,无其他不适症状。

化疗后可以性生活吗

化疗期间不建议性生活。因为在化疗期间由于各种化疗药物对身体要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等副作用,都会导致患者身体的虚弱、精力不足,在化疗期间要充分的休息和调养,由于治疗和康复是不宜过性生活的,在化疗5,6个疗程结束后的短期时间内这些副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仍会存在,如果在这个时间夫妻性相处进行性生活,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会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在化疗后不应该立即有性生活,而是应该在化疗后两三个月经过复查,病情比较稳定,体力也较好就可以开始恢复性生活。

孕妇宫颈短的注意事项

孕妇宫颈短的注意事项:孕妇宫颈短容易发生流产或者早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宫颈的长短和孕周来进行评估,妊娠早期发现宫颈短,如果是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在妊娠14~18周进行宫颈环扎术,同时进行产检和保胎治疗,如果发现异常都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孕妇宫颈短需要有以下几个注意。第一、尽量卧床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也不要过多散步,尽量减少站立,以免重力的作用导致胎儿入盆,同时刺激宫颈引起早产的可能性。第二、要禁止同房,以免因为宫缩导致早产。

38周没有入盆怎么办

我们每个孕妇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说38周都要入盆,一般情况下初产妇是预产期提前半个月左右胎头是可以入盆的,那么有一部分孕妇不一定都要入盆,那么经产妇更是一般的不入盆了,它是随着临产以后腹痛、有宫缩的情况下,胎头才逐渐入盆,少部分的初产妇也是在临产后,在宫缩的作用下胎头才入盆,所以这种情况,孕妇可以不用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时候主要是在医生的角度就要考虑初产妇没有入盆的情况下,是不是存在头盆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孕妇可以不去担心入不入盆的问题。

月经不调有什么症状

对于青春期的月经不调,首先会表现为月经周期的不规律,如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或者一年来两三次,月经周期超过一周以上;第二个就是月经量,月经少的时候仅仅只用卫生护垫,月经量增加时会一下子用一包、两包甚至三包卫生巾,导致患者贫血;还有就是不排卵,正常女性在每个月经周期都有一次排卵,有排卵代表这个病人可能会怀上宝宝;再者长期月经不调可以导致皮肤暗淡、出现痤疮,以及导致这个病人出现肥胖。

流产需要休息几天

实际上有一个法定假日的一个区别区分,流产小于四个月的话,我们的法定休息日是15天,而大于四个月的流产的话,我们法定的一个休息日是42天,等同于我们孕晚期的一个顺产。但实际上是需要根据资深的一个条件来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的,有些病人就是说头天人工流产完了第二天就上班了,体质还是算好的,但有些体质稍微弱一点的,她有可能会休息的比法定假日的还要长一点的时间。

流产法定假期是多少天

我们大家都知道流产完了过后需要做一定的休息,我们的流产完了过后,身体是非常虚弱的,这种时候需要做一定的生活和心理方面的一个调整,所以说我们的国家也做了一些法定假期的规定。我们的法定假期根据孕周有所不同,比如说我们的孕周是小于四个月的话,我们的法定假期是十五天,而大于四个月的话我们的法定假期是四十二天。